處在50年代經(jīng)濟(jì)衰退的日本,藝妓為了生存淪為“高級(jí)妓女“。一個(gè)對(duì)藝妓充滿著憧憬的女孩(beauty of Japan)最后也不得不屈服于生存的壓力,而她沒有其他人可以依靠,只能和培養(yǎng)自己的姐姐藝妓相依為命。
哈秒第十時(shí):182.82.188.124
the art of losing’s not too hard to master, though it may look like (Write it!) like disaster. 寫下最后的couplet是一件非常反elizabeth bishop的事情,雖然整首詩的色調(diào)依舊克制,但在這里卻變成了一種無可奈何的承認(rèn)。她的詩好像就是在告訴讀者生活就是這樣,然而從北美來的她無法理解第三世界不可言說的動(dòng)蕩與痛苦,并非政見相左,而是本質(zhì)上的差異,無論lota是否是一個(gè)self-trained architect & aristocrat. 可我也想不出更凄美的愛了,為什么她的人生中充斥著生命的流逝,失去是一門藝術(shù),只有她將這看作一門藝術(shù)。
用戶評(píng)論